1,心绞痛发生的部位范围和放射的部位
心绞痛常发于前胸正中部位的胸骨后、左侧胸部心前区(胸骨的左侧),也可出现在咽部、左下颌或上腹部。
请注意:不同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的部位可不同,但同一患者心绞痛发作部位是固定的,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部位不固定的游走性胸部不适不是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脏缺血时,在体表的反射性不适,其范围不是患者用手指可明确指向的一个点或一条线,而是拳头或手掌大小的“一片”。
心绞痛可向左肩、左上肢小拇指所在一侧(尺侧)放射,也可无放射。
2,心绞痛的性质
心绞痛系翻译过来的医学术语,这个“痛”字有时很误事!心绞痛的性质是上述部位的紧缩感、压迫感、沉重感、憋闷感,并非针扎或刀割样锐利痛疼。不适为持续性,而非一下一下跳痛。
3,心绞痛持续的时间
心绞痛持续时间大多为几分钟,如3—5分钟。如痛一下即消失,或几秒钟就缓解,不是心绞痛。心绞痛极少持续超过15分钟。如果症状可持续几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甚至数小时至数天,肯定不是心绞痛。
注意: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部不适如超过15分钟或更长时间不缓解,心脏持续缺血,就会导致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部位、性质都与心绞痛类似,但程度更为剧烈,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心肌梗死时,一是常常有心电图的异常有规律的动态变化;二是心肌坏死后,在血液中可检测出心肌的组成成分——肌钙蛋白升高。如这两种检查都正常的持续胸部不适,应考虑症状的其他原因。
4,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心绞痛最常见的类型是劳力型心绞痛,它发生于不同程度的体力活动中(而非其后)。例如,为赶一班公共汽车,紧走几步;持重物行走,尤其上坡,上楼时;冬季迎风用力向前行走。饱餐后更容易发生。
另一种类型心绞痛为“静息型心绞痛”,它发生于未从事体力活动中。但发作的部位、症状的性质和缓解方式都与心绞痛的特点一致。
5,心绞痛缓解方式
劳力型心绞痛在终止诱发它的体力活动后3-5分钟大多可缓解。劳力型和静息型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后1-3分钟,即药片在舌下接近含化完或刚刚化完时,胸部不适缓解。有些静息型心绞痛可用短效硝苯地平缓解。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