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前超市里的塑料袋是免费的,大家就都拿一堆回家,环保狗怎么叫唤也没用,后来超市塑料袋收钱了,大家都自己带口袋了,人性难道就值两毛钱吗?免费的,永远是最贵的!
昨天著名微博网友@急诊夜鹰发表微博长文【将急诊挂号费提高到100元,生命将有更多机会被拯救】文中他提到:为了避免和减少急诊资源被滥用的现状,建议将急诊挂号费提高到一百,同时给予补贴。此微博一出,下面微博网友评论哗声一片,纷纷表示赞同......
@奔向N1的骚年:只要是免费或者低价,不管需不需要,总有人想占点便宜。把门槛抬高是正确的决策。
@中山医小妖:强烈赞同,急诊已经人满为患,急危重症常常因为人太多无法得到快速识别与救治,强烈呼吁提高急诊挂号费,开设普内和普儿夜诊,适应城市的发展!!
@无敌小暴女:同意,太多人来了直接就是开药,有的甚至都不见病人就让你开药,还是来了马上就得开,都不顾你抢救室有病人,不给开就骂就打就砸,说你没人性,疲惫了!
@喵的龙猫:一百块真没什么,现在一包烟都得十几二十块,一次急诊挂号才六七块……儿科值夜班,就一个人,有些人感冒挂的急诊,没法,医生照样得看,不看就投诉就砍人,真来个重症急诊,你说怎么办?
@伊日合汗:以前超市里的塑料袋是免费的,大家就都拿一堆回家,环保狗怎么叫唤也没用,后来超市塑料袋收钱了,大家都自己带口袋了,人性就值两毛钱。
微博网友的评论反映了当下有特色的“中国式急诊”的现状:急诊资源被滥用,急诊室拥堵不堪、重症危急病人得不到及时就诊,急诊室重病缺少更好的照护。追根溯源,还是在于医疗资源供给不能满足公众增长的需求。
但分析急诊就诊人群,你也会发现,70%以上的急诊就诊人群是不需要真正急救或急诊的。科学的分诊流程是加快病人诊疗过程、减低医疗风险的有效措施。然而,这一全世界通行的急诊急救制度却在中国遭遇“执行难”。
但近日“上海公交车取消敬老卡免费老年乘客锐减八成”的消息出来之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据报道:26日起上海停止实行70岁以上老人持“敬老卡”免费乘坐公交车及地铁。公交车队称当天老年乘客比以往至少下降八成。一乘务员说,“过去这里老年乘客要排队上车,下雨天也一样。今天第一次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而政策出台之前,上海已经有老年人综合补贴政策对应实施。
那么,如果把急诊挂号费提高,同时给予补贴,缓解急诊资源被滥用的现状,为真正需要抢救的患者创造了更多生存机会。同时,也将改善急诊劳动强度,增加急诊学科对年轻医生的吸引力。
免费的、廉价的急诊服务是最贵的!
因为换来的是从业人员纷纷逃离,而患者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