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性,21岁,汉族,未婚育,主因“间断皮肤瘙痒,便颜色变浅1年余”入院。
查“T/DBil 177/78.3 μmol/L、ALT/AST 430/223 U/L”,凝血功能正常,甲乙丙戊等病毒学标志物均阴性,基因检测除外肝豆状核变性,诊断“药物性肝损害”先后于当地医院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护肝降酶药物、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无改善。
入院后甲泼尼龙片由32 mg,1次/d,减量至停药(15 d内),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肝功逐渐好转,完善基因检测,TBil 148.6μmol/L出院。门诊定期随访,出院后1月余肝功恢复正常。基因检测结果:在其ABCB11基因编码区发现2个错义基因(P.Arg223Cys和P.Lys461Asn)。 【药品疗效】 糠酸莫米松乳膏适用于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等皮肤疾病。
该患者是肝病专科医院常见的黄疸原因待查的患者,但诊断结果却是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该患者首次发病有药物因素,但再次出现黄疸并无药物诱因,同时血清GGT水平正常甚至偏低,因此诊断需考虑肝细胞毛细胆管膜上转运体方面的遗传缺陷。我们检测了ATP8B1、ABCB11、ABCIM 三个家族性淤胆相关的基因,结果证实患者位于ABCB11基因错义,其编码的是位于毛细胆管膜上的胆盐输出泵,因此造成胆汁流排泄异常,临床上表现为间歇性的胆汁淤积,由此诊断BRIC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