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31岁 【主诉】 因孕35周臀位,不规律腹痛4小时,于2016年2月20日13:40入院。 【现病史】 患者3年前诊断为卵巢早衰,平素月经经期3~4天,周期1~6月,末次月经2015年6月12日。2015年7月5日因卵巢早衰于我院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术,孕早期无阴道流血史、病毒感染史及放射线接触史,孕中晚期产前筛查低风险,糖耐量无异常,B超检查未提示异常。孕期定期产检无异常,约入院前1周前短暂发热数小时,伴乏力及轻微咽痛,体温最高37.8℃,未治疗自愈。现孕35周,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痛,未见红及破水,行腧D监护示腧b率160/min,收入院。 【既往史】 患者无传染病史、手术、外伤、输血及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T38.5℃,P128/rain,R23/min,BP128/82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膨隆,无明显压痛,官高32cm,腹围105cm,胎位臀位,胎心率160/min,基线变异差,每10分钟左右可触及1次官缩,持续时间约20秒。产科检查:已婚未产型外阴,阴道畅,官颈管长约1cm,质中,居后,不容受,胎膜未破,先露臀,s-2.5。 【辅助检查】 B超检查示:双顶径9.2cm,股骨长6.5cm,羊水深度4.0am,脐动脉S/D2.53,提示单活胎臀位。
【初步诊断】 ①孕35周第l胎臀位,先兆早产;②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后;③胎儿窘迫?④发热待查。 【治疗】 入院后即给予补液、吸氧等治疗,电子胎儿监护监测胎心,静脉滴注氨曲南抗感染治疗。血细胞分析:WBC18.59×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0.06,单核细胞绝对值0.81×109/L,百分比0.04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92,Hb125g/L,血小板178×109/L,c反应蛋白33.69mg/L。患者入院后宫缩进一步加强,与患者沟通后于当1316:2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Ⅱ度污染,量约800ml,以左骶前位娩一女婴,外观无畸形,体质量2250g,Apgar评分1分钟7分,5分钟9分,转儿科。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发热3天,体温最高39.2℃,予抗炎、对症治疗,血培养示无致病菌生长,术后7日腹部伤口皮肤及皮下脂肪层未愈合,余无不适,出院,定期返院腹部伤13换药及蝶形胶布固定治疗2周后伤口愈合好。胎盘病理检查:胎盘绒毛缺血水肿,合体结节增生,部分绒毛发育不成熟,绒毛膜板下炎,底板炎,脐血管炎,胎膜炎。新生儿入儿科后查体示: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全身散在红色丘疹,反应差,清理呼吸道吸出绿色脓性液体,气管插管见咽部散在红色丘疹,食管开口端糜烂,新生儿经抢救无效于2016年2月21日死亡。死亡诊断:①临床败血症;②多脏器功能衰竭;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④官内感染。死亡后新生儿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及胃液培养结果均提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