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上颌乳尖牙双根

张医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尖牙阻生

主诉 病史

1.病例报告   患儿,男,6岁,汉族,于2015年11月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内科就诊。主诉:左上后牙自发性疼痛。临床常规检查见患儿发育正常,毛发和皮肤发育正常,无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史。专科检查见面部对称,牙列稀疏,混合牙列,左侧第一乳磨牙远中邻猞面龋损成洞,上、下颌双侧乳尖牙牙冠完整、无龋坏,外形正常(图1)。

 

诊断 处理

根尖x线片检查偶然发现:左侧上颌乳尖牙呈双根,髓腔宽大,牙根自接近根中1/3起至根尖分为明显的近中及远中2个牙根(图2)。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后,拍摄其他3张乳尖牙根尖片,以观察牙根是否有异常。x线片示:右侧上颌乳尖牙呈双根,且形态、大小及根分叉位置与左侧相似(图3)。  

双侧下颌乳尖牙的形态及牙根未见异常。询问病史了解到,患儿体健,足月顺产,其母妊娠期间无感染或服药史,患儿婴幼儿期无外伤史,无兄弟姐妹。

随访 讨论

2.讨论   有研究显示:在日本恒尖牙双根的发生率为0.29%~0.5%,但是乳尖牙牙根分叉鲜有报道。Mochizuki等通过总结1941—2001年的18例乳尖牙双根病例文献后发现:上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下颌,并且多为双侧发生。18例病例中有12例为双侧发生,在此12例中有3例为双侧上、下颌同时发生,8例为双侧上颌发生,1例发生在双侧下颌;男性多于女性(男孩11人,女孩7人);并且此病例在黑色人种中多见。   目前,关于额外牙根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有学者认为牙根分又可能与赫特威希上皮根鞘(Hertwig’s epithelialroot sheath)向内生长有关。也有学者认为融合复制有可能衍生出额外根。成釉器形成的赫特威希上皮根鞘在牙根形成时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牙根的形状和数目,上皮根鞘在单根、双根和多根牙中的发育有明显的不同,这就表明,在牙根形成的早期阶段牙板的异常可能是乳牙根分叉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由于基因变化或环境诱导引发的细胞变化。   另有学者认为:乳尖牙牙根形成开始于出生后9~10个月,在形态分化的过程中若受到损伤或其他的干扰都可能使牙根发育异常,但是本病例患儿家长否认外伤史。截至目前,其确切病因尚无定论,亦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Orhan等通过对拔除的一颗即将替换的双根上颌乳尖牙观察后发现:乳尖牙牙根唇侧分叉,而腭侧由硬组织桥相连,近中根比远中根宽。   X线片观察发现:拔出后的牙齿存在双根管,进一步脱矿后用墨汁浸入髓腔,显示有3个根管,分别在近中、远中和腭侧,提示根管数目比牙根数目多。这与Paulson等的报道是一致的。乳尖牙双根会使乳牙的根管治疗及拔除复杂化,同时也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在多根乳牙正常脱落期间,根的生理性吸收和继承恒牙的萌出也应被加以关注;因此,对于多根的乳牙在进行根管治疗时,须经x线片仔细检查,在掌握牙根分叉的角度和方向后予以治疗;同理,在双根乳尖牙拔除时,亦应仔细检查,以确保两牙根均被完整拔除。   对双根乳尖牙生长发育期间的追踪,能够避免恒牙发育及萌出过程中的异常。笔者仍将继续定期观察该患儿乳尖牙的情况,追踪其脱落,牙根的吸收及继承恒牙的萌出等,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处理。总之,乳尖牙双根在临床中极为罕见,通过常规的口腔检查不易被发现,但x线片检查较易发现异常;因此,对于乳牙在进行根管治疗和拔除时,须经x线片仔细检查,明确其解剖形态,在掌握牙根分叉的角度和方向后对乳牙做出诊断,予以正确的治疗。

发布于 18-04-14 16:10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