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 以"胸背部疼痛3年,双下肢渐进性无力半年"为主诉就诊。剑突平面束带感,双下肢踩棉花感,大小便无力,至当地医院就诊,告知其手术截瘫几率极高,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查体:自剑突平面以下皮肤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3+级,膝跳反射、跟腱反射亢进。 CT检查:颈4-胸8后纵韧带骨化。以胸3-8为甚。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相关风险,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行胸3-8椎管扩大减压+钉棒内固定术。术中仔细用磨钻打磨骨化后纵韧带,减压彻底。
患者术后右侧自脐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丧失,联系神经康复科行康复锻炼,近日随访,肢体知觉已恢复,疼痛较为敏感,一般经神经康复后可独立行走,生活自理。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一种因胸椎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或)神经根,产生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本病病因未明、起病隐匿、病程漫长,常呈进展性。中国人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病率为0.44%~8.92%,多发于中年女性的中上段胸椎,且多合并颈椎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和胸椎黄韧带骨化。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其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狭窄节段的平面,并存的颈椎、腰椎疾病而表现出多样性。可表现为: 1.最常见的是以胸背部疼痛症状为主诉 但因其没有特异性,常常被忽视。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引起的胸髓病变从开始发病到完全性瘫痪可以仅经过很短的时间。但也有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仅主诉有持续性背部模糊痛,其病史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2.脊髓受压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往往是下肢远端麻木,逐渐向上发展,伴有下肢无力、僵硬或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发生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行走不稳,双下肢行走无力,有踏空感或足踩棉花感,易跌倒。 3.以肋间神经刺激性疼痛为主诉 并伴有胸腹部感觉异常,如束带感等。可能因为病变累及肋间神经根导致。 4.胸腰段椎管狭窄 则可能同时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性或神经根性损害;甚至只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5.可有括约肌功能的改变 大小便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异常视病变程度不同,可有大小便无力,亦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会出现上述所有症状,而且常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所以需要结合相关检查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由于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压迫造成脊髓受压,保守治疗常常无效,目前惟一有效的方式是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发生截瘫的风险大,即使是对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很大挑战,所以目前仍无一致的手术方案。 目前为了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许多学者开始改良或创新各种手术入路。大致有以下几种手术入路: 1.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或椎板成形术。 2.前路胸膜外或经胸膜入路前方减压术。 3.后路减压融合术。 4.前后路联合减压术。 5.后路环椎管减压术。 各位老师有经验请多多分享下,促进我们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