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纵隔子宫

吴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子宫纵隔

主诉 病史

患者,女,21岁,未婚。 主诉:发现纵隔子宫1年。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2岁初潮,T/30天,量中,无痛经。LMP2016-8-21。患者去年因 宫颈糜烂就诊外院行B超示:纵隔子宫可能(未见报告单),行LEEP锥切治疗宫颈糜烂,未处理纵隔子宫,2016-3-4复诊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B超:子宫横径增宽,横切面可见两个左右分开的宫腔线回声,呈"倒八字形。,两宫腔线于宫颈上方融合为一个宫腔线回声。提示: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可能),未行治疗,今来我院就诊,门诊B超;子宫形态失常,横径增宽,内膜呈“V”型,上至宫底,下至宫颈内口,最宽处约2.0 c m,提示;完全纵隔子宫。门诊以“完全纵隔子宫”收入院。 月经史;12岁初潮,7/30天,量中,无痛经。LMP 2016-8-2 婚育史;未婚,GOPO. 既往史:2015年行LEEP锥切治疗宫颈糜烂。

查体 辅查

专科检查:内诊未查。双附件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门诊B超:子宫形态失常,横径增宽,内膜呈“V”型,上至宫底,下至宫颈内口,最宽处约2.0 cm,提示完全纵隔子宫。

诊断 处理

诊断:完全纵隔子宮 手术:腹腔镜监测宮腔镜下子宮纵隔切除术 术中见宫深9cm,宫腔镜见纵隔起自宫底正中将宫腔隔成两个宫腔,纵隔止于宫颈口,完全子宫纵隔,最宽处约3cm。

随访 讨论

讨论:子宫纵隔的发病原因是子宫形成后期中隔组织未完全凋亡退化,可能会影响到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后期发育,是不孕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发布于 16-09-29 17:35

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