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办,山东省骨科医院、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协办,首届山东省外固定(Ilizarov技术)肢体延长与重建论坛,于2016年2月27日在济南市银座泉城大酒店如期召开。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家秦泗河教授将带领他的矫形外科团队回山东授课,把几十年的临床研究经验传授给家乡的骨科医生。同时论坛还邀请胡永成、李建民、周东生、王永会、张锴等多位在肢体重建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做专题报告。 秦泗河教授将演讲世界肢体延长与重建新进展、应力控制下的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新理论、新方法,模仿自然、融入进化论与控制论,通过体外缓慢牵拉刺激诱导肢体局部组织再生,修复创伤与残缺,重建肢体形态与功能。会议同时还将展示外固定肢体延长与重建精彩病例、手术视频,相信能给山东骨科医生一次丰富的学术、技术与人文知识盛宴。这次会议将培训一批肢体重建外科医师,推动四肢矫形与功能重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容纳200人的会场来了400多人,座无虚席。 秦主任从ilizarov技术发源地讲起,将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的应用引入个人的重建理论,都详细做了介绍,大量的病例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反响。
许多医生会困惑,究竟俄罗斯技术与国内有哪些不同,焦绍峰主任做了图片展示,大家就会明白,俄罗斯的完全是穿针调整促使肢体逐渐恢复,国内不同就是增加了软组织的有限手术,加快了调节时间,提高了床位周转率。这可能与俄罗斯免费医疗国内病人多,不能够长期住院有关。省立医院的王增涛主任与秦主任的精彩对话讨论骨科的进化论。 省立医院的王永会主任展示了利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的精彩病例,毫无保留的把几个细节给大家讲解,大段骨缺损的搬运成功证明了ilizarov的独特魅力。戴志刚主任用ilizarov技术治疗中老年人膝关节内翻畸形,有效解决了疼痛,同时矫正内翻,恢复关节稳定性。
秦主任学生垂杨柳医院的郭保逢讲了ilizarov微循环重建术,应用ilizarov骨横向牵拉,经过三周左右,组织间隙内即可形成毛细血管网,对于下肢缺血性疾病以及糖尿病足有效治疗,秦主任还讲了几个髋关节重建以及上肢肢体畸形的矫正,病例的精彩程度让人惊艳。
很多医生觉得这个技术就是搬运延长很简单,但是如果没深刻领悟ilizarov技术的张力应力法则和控制论,盲目开展手术会产生很多问题,这次会议主要就是大家要打开思想,把骨科重建理念深深扎根于头脑中,这次会议的大量精彩病例,术前后的治疗对比,肯定了ilizarov技术的神奇,授课专家们个性而精彩的演讲深深刻在学员脑海中,带着收获的知识回归到工作岗位,在ilizarov技术的理念下,一定会带给很多病人神奇的治愈效果,这也必然推动四肢矫形与功能重建的发展。使得这个技术在国内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