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分体铸造桩在后牙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一例

何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残冠 残冠 牙体缺损

主诉 病史

主诉:右下后牙根管治疗后要求冠修复 现病史:右下后牙10年前于外院行烤瓷连冠修复,3月前修复体松动不适,2周前于牙体牙髓科完成根管治疗术,现要求冠修复 既往史:体健,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否认药敏史,否认重大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查体 辅查

检查:47残冠,45预备体状,暂封完好,47近中及舌侧牙体齐龈,叩痛(-),牙体无松动,牙龈未见异常 X线示:47,45已根治,根充良好,根尖及牙周未见异常

诊断 处理

诊断:47,45牙体缺损 治疗计划:47分体铸造桩核+47,45金属烤瓷冠桥修复 治疗:1. 47根管预备,取模,牙胶封根管口,约日试桩核 2.主诉:戴桩 检查:47,45暂封完好,叩痛(—),牙体无松动,牙龈未见异常 处置:试47桩核,边缘密合,固位力好,常规消毒,水门汀粘固。45去暂封,磷酸锌垫底,复合树脂充填。47,45烤瓷冠牙体预备,取印模,灌模型,制备临时冠,调磨,粘固,约日试戴牙 3.主诉:戴牙 检查:47,45临时冠完好,叩痛(—),牙体无松动,牙龈未见异常 处置:试47,45烤瓷冠桥,边缘密合,固位力好,调牙合,抛光,患者满意,常规消毒,水门汀粘固,嘱注意事项

随访 讨论

对于磨牙残根残冠的保留修复,关键是解决修复体的固位和抗力问题及防止牙周炎的发生。由于磨牙多根管不一定有共同就位道,尤其是根分叉大的磨牙,铸造桩核的共同就位道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通过采用分体铸造桩核避免了过多切割牙根组织,增加了制锁作用,提高了固位力。操作时,主桩的长度一般需达根管全长的2/3左右,辅助装的长度随根管的情况而定,但不要少于5mm。 本病例是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右下后牙烤瓷连冠修复体因时间过久松动不适,拆除修复体后基牙完成根管治疗术,再次需要冠修复。此时右下第二磨牙残冠,近中及舌侧牙体组织齐龈,通过选择分体铸造桩核来增加固位力,且其与根管的密合性好,对牙根的牙体组织破坏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剩余牙体的抗力性。此外,桩核的上部外形与根管部分连成一个整体,与正常牙的生理结构相似,与冠的接触面积大,固位力、抗折性强,保证了冠修复后的固位。不过金属桩存在弹性模量大大超过牙本质的问题,可能导致根尖部分的应力集中而引起牙根折裂。但是对于本病例来说,磨牙主要受与牙长轴平行的咬合力作用,分体铸造桩核给修复体提供垂直向与水平向的支持与固位,加上桩核外的全冠修复体,使患牙增加了冠外固位力,不易使桩折断。虽然纤维桩能够更好的传递和分散咬合力,不会在根尖部产生应力集中,咬合力的作用下不容易导致根折,对于残根残冠的保留有利。但是并未选择纤维桩核系统,是基于本病例的磨牙残冠剩余牙体组织少,不能形成有效的牙本质肩领,在咬合力的作用下可产生较大变形造成修复体纤维桩和牙本质之间产生裂隙,从而导致纤维桩的松动,修复治疗的失败后果。 后牙的残根残冠的保留与根管治疗的质量、牙周健康的维护及修复体是否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桩核与全冠的制作质量密切相关。在选择适应症时,需要对患者的牙列进行综合评估,正确评估保留牙齿的咬合状态、根周状况、口腔卫生条件、患者的依从性等。只有完善的根管治疗配上合理恰当的设计和处理,才能保证修复体的远期理想效果。

发布于 16-02-01 21:05

17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