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1岁,后背皮损40年,稍有增大
病理检查显示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其中可见多核痣细胞。
诊断:皮内痣 处理:完整切除
色素痣 - 疾病概述 色素痣色素痣图册色素痣也简称色痣,斑痣或黑痣,是由正常含有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的最常见于的皮肤良性肿瘤,偶见于粘膜表面。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颜色多呈深褐或墨黑色,还有没有颜色的无色痣。如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等,还有巨痣、蓝痣、幼年黑瘤等。有些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变,值得重视。 色素痣多发生在面、颈、背等部,可见于任何正常人体。可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或在生后早年逐渐显现。多数增长缓慢,或持续多年并无变化,但很少发生自发退变。可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疗法。疗效良好。 色素痣 - 常见类型 1.痣细胞痣 以面部、颈部多,也见于其它部位。多发生于儿童期,在20~29岁数量达到多,每个人身上平均有20~30个痣;随后随年龄痣的数目会减少,到60岁以后,每个人身上平均只有4~6个痣。 交界痣:为褐黑色斑,表面平滑、无毛;病理上痣细胞位于表皮真皮交界处,故称交界痣。 混合痣:痣稍高起,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是交界痣的一部份痣细胞向下进入真皮而形成,病理表现为表皮真皮交界处和真皮浅层都有痣细胞,故称混合痣。 皮内痣:表现为更加突起的半球形,颜色变为褐色,有时甚至变为皮肤色,可有毛。是由混合痣到成年时痣细胞完全进入真皮形成,称为皮内痣。 恶变指征:如痣细胞痣突然增大,溃破,出血或痣旁出现卫星状小痣,就要考虑发生恶变的可能,应及时去专科医师处检查处理。 2.发育不良痣: 尽管容易恶变,特别是家族中有黑色素瘤者,但好在黄种人少见。但这种痣白种人却多见,所以国外主张这种痣应及早切除。多在青春期,甚至成年后才发生,多长在胸、背、腰部,比普通痣稍大,通常数目较多,平滑或中央稍高起,颜色可有褐色、褐黑或橙红色,深浅不均匀。 3.先天性巨痣: 出生时就有,以头面部,背腰部较多。为大块黑色斑块,表面粗糙,常有黑粗毛,如兽皮状,又称“兽皮痣”。随着小孩年龄增大,表面可出现皱折或疣状突起,这种痣约有10%可恶变,所以应及早切除植皮,无法切除者应密切观察,出现结节、溃疡者及时活检病理检查。 4.先天性小痣: 出生时就有,但大小在20cm(指成人期的大小)以内。表现为不规则形的褐黑色斑,随年龄增长稍高起,表面光滑或粗糙,有时长黑毛。先天性小痣有0.1%恶变率。所以对先天性小痣,比较好切除 色素痣 - 疾病病因 1、皮内痣:为大痣细胞 分化而来,是更成熟的小痣细胞,并进入真皮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中。 2、交界痣:痣细胞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呈多个巢团状,边界清楚,分布距离均匀;每个巢内的上一半在表皮的底层内,下一半则在真皮浅层内。这些痣细胞为大痣细胞,色素较深。 3、复合痣:在痣细胞进入真皮的过程中,常同时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为上述辆型痣的混合形式。 色素痣 - 临床表现 色素痣色素痣图册痣颜色多呈深褐或墨黑色,个别无色。表现平滑或隆起,可有毛发。大多面积较小;范围宽广面积巨大亦见。除皮肤外,粘膜也可发生。 病理 1.交界痣:局限的痣细胞巢位于真、表皮交界处。 2.皮内痣: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其中可见多核痣细胞。 3.复合痣:痣细胞巢见于真、表皮交界处和真皮上部,真皮痣细胞呈立方形此交界处痣细胞小且含很少色素。 色素痣 - 诊断依据 1.痣的位置、大小、色泽及形状,表面有无毛发,增生或溃疡。 2.注意发病时间,发展速度,病情平缓。 3.病理切片检查区别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疣状痣等。 1.非手术疗法:限于小面积、浅表、诊断明确的色素痣。方法有冷冻、电灼、化学腐脱。 2.手术疗法:以完全切除为原则。但如为巨痣,或为多发性散在分布的色素痣,则只能选择性切除。小面积直接缝合,面积较大植皮。 大多数良性黑素细胞肿瘤无须治疗,总原则是不治则已,治则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