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为49岁中年女性,慢性病程,既往因子宫肌瘤全切除术,患者兄长有翼状肩,双上肢抬臂困难。 数十年前(小时候具体不详),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双上肢抬臂及梳头困难,伴双上肢近端肌肉萎缩。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表现为蹲位站立或上楼困难,尚可独立完成上述活动,伴近端肌肉萎缩,无伴肌肉疼痛、麻木感,至我院就诊查CK 287U/L,LDHU/L,肌电图提示:肌源性症。予以辅酶Q、复合维生素B治疗。患者出院后双下肢乏力仍进行性加重,现走平路明显吃力,肌肉萎缩较前加重,伴双侧小腿肌肉疼痛。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查体:一般生命体征平稳,神清,高级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上肢近端屈肌肌张力3级,伸肌肌张力4级,右上肢近端伸屈肌肌张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4级,翼状肩,四肢肌张力正常,浅感觉正常,减反射减退,病理征(-)。 辅助检查如图:
诊断: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治疗:暂予以激素冲击、护胃、补钾、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随访:略。 讨论:详细问家族史,其父母无上述情况,兄弟姐妹中有六个,大哥和她有这个症状,小孩中无上述情况。考虑患者有某种基因缺陷情况,建议患者进行相关基因筛查,但是因为费用问题,患者拒绝检查。另外,这个病没有特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