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1月余前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干咳,无咳痰、咯血,无发热、畏寒、寒战,伴气促,以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以缓解,无胸痛、呼吸困难,无盗汗、乏力,未予重视,伴活动后气促,并逐渐加重,平步行走200余米或上2层楼便觉气促不适,无胸痛、胸闷,无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1周前患者再发咳嗽,伴气促加重,夜间不能平躺,需侧卧方可入睡,伴声嘶,无胸痛、呼吸困难。近一个月体重减轻2kg。
心肺腹无特殊。 心脏彩超示:中量心包积液;前上纵隔肿物,右室流出道、肺动脉主干及上腔静脉受压,LVEF:62%。 胸部CT增强示:前纵膈肿物,性质未明 T-βHCG(发光法) 19.89mIU/ml ↑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电发光法) 51.7ng/ml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电发光法) 1.99ng/ml 病理提示:(纵膈)生殖细胞肿瘤,精原细胞瘤。
诊断:前纵隔恶性肿瘤(精原细胞瘤) 处理:完善PET/CT检查:PET/CT示:前纵隔软组织肿块,葡萄糖代谢不均匀增高,肿块累及心包,与纵隔大血管关系密切,心包积液;外科医生评估后,无手术指征;建议先行化疗或放疗。
随访:患者要求转肿瘤医院专科治疗。 讨论:精原细胞瘤分3个亚型:典型精原细胞瘤,约占80%,生长较慢,预后好;未分化精原细胞瘤,约占10%,恶生程度较高,预后比典型精原细胞瘤差;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瘤,约占10%,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