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乳腺癌一例

杜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腺瘤 腺癌 乳腺纤维腺瘤

主诉 病史

【病史临床】患者,女,54岁,常规体检发现乳腺肿物

查体 辅查

【影像表现】X线片:示乳腺内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楚不规整,可见毛刺状,其内见细小砂粒样钙化聚集。

诊断 处理

【诊断】乳腺癌。病理:瘤细胞排列成不规则腺样、条索状及小巢团状浸润生长;细胞核大,异型性明显,部分核仁明显,核分裂可见,胞浆红染,有些细胞核偏位有分泌。周围组织见散在和片状淋巴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1.乳腺纤维腺瘤;2.乳腺错构瘤

随访 讨论

【讨论】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国内正呈逐渐上升趋势,乳腺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报道,T0期乳腺癌中,有54.6%是由乳腺X线检查发现的。乳腺癌好发年龄为40~59岁,20岁以下病人极少见。由于乳腺癌早期常无症状,约90%的病人在就诊时已属晚期。肿瘤病理形态因组织学类型不同而异,其切面多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边界不规则,质地硬。临床约95%的病人因偶然发现肿块而就诊,其他临床表现有乳腺皮肤呈橘皮样变、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等。 1.影像诊断要点: X线:乳腺癌在钼靶X线片所见可分为主要征象(primary signs)和次要征象(secondary signs)两大类。主要征象包括小于临床触诊的肿块,局限致密浸润,毛刺和恶性钙化等;次要征象则包括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和“漏斗征”,血运增加,阳性导管征,瘤周“水肿环”,以及彗星尾征(sign of comet tail)等。根据“乳腺癌诊治规范”中建议,凡具有两个或两上以上主要征象,或1个主要征象加上2个以上次要征象,乳腺癌的诊断即可成立。唯一的例外是钙化,当X线片上表现为典型的恶性钙化,虽无其它恶性征象相伴,亦可诊断为乳腺癌。 CT:CT平扫,多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或部分光滑,呈分叶状,周边见长短不一、分布不均的毛刺。瘤体密度一般高于腺体密度,CT值25~56Hu。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强化,可均匀或不均匀,CT值可达60~120Hu,平均升高50Hu。肿块内出现颗粒状或丛状钙化时,平扫可清楚显示,累及皮肤者,可见皮肤增厚,轮廓不光整,呈橘皮样改变,皮下脂肪模糊。累及胸壁者,可见乳腺后间隙消失。乳晕后区癌肿还可见乳头回缩。 MRI:乳腺癌肿块在T1WI,在T2WI多呈高信号,其信号强度介于正常乳腺组织和脂肪之间。肿块边缘不光滑,可见毛刺、分叶。皮肤增厚凹陷及乳头内陷也可显示。增强后扫描,肿块有不同程度强化,而且多数呈“快进快出”特征。 USG:声像图特征为:①肿块内部回声低而不均;②肿块边缘回声增强;③肿块边界往往欠清。肿块浸润时,周围组织回声紊乱,肿块形态不规则或呈“蟹足征”;④肿块后方回声多有衰减;⑤超声多普勒显示肿块血运丰富。 2.鉴别要点: 目前,乳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在乳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钼靶X线摄影可检出1cm的早期癌和临床隐性乳腺癌,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也是国外乳腺癌的普查手段。B超易于鉴别肿块的实性或囊性。CT增强扫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价值。MRI增强扫描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很高,但特异性较低,乳腺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MRI波谱(MRS)等对乳腺良恶性占位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MRI对钙化的显示欠佳,可作为X线摄影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发布于 15-06-11 09:35

2 个评论

发送